溫故知新
這陣子沒什麼股票可買,除了5月12日大跌1417點那天進場撿了瓦城,台50,跟一些航運外,剩下的時間都是一直把以前買的書重新拿出來看
.
這次再讀郭恭克投資的邏輯與綠角大基金八堂課
.
這兩本書我從買了就一直收藏,翻開首頁還能看到自己寫了”好書”兩字在購買日期旁
而這些書每一次閱讀都有不同的想法
以前不懂的觀念現在突然懂了,以前覺得不以為然的部分也豁然開朗了
......................
最近共同基金很熱門,反觀綠角這本是共同基金8堂課出版時台灣並沒有那麼多人投資 ETF,因此對於綠角大寫的觀念要能接受需要一些時間
.
近年ETF如雨後春筍的上市,大家在搶買到過程好像忘了手續費,追蹤誤差這些基本概念
.
重溫綠角這本書是提醒自己手續費內扣費才是報酬率的關鍵
.
參與整體市場報酬而非經過篩選的報酬才是投資人應該選擇的標的.
................
對於個股選擇部分,節錄郭恭克投資的邏輯裡面一些不錯的觀念記錄下來提醒自己:
投資不需要絕頂聰明,只要基本邏輯.
.
股票只是表象,上市公司才是實質,投資人要做的,是搞清楚公司狀況,加強財務解析評價及選股基本能力,敏感度的培養是個人投資者應努力的地方,而非預測股價.
.
投資人必須先知道自己的投資思考,在任何時點是以何種目的切入市場,才能因應市場變化。
.
未來價格變動的期待心理才是主導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,干擾短期市場漲跌的因素多如牛毛,如果我們投資的是個股,應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或環境有實質變化.
.
你的專業程度介於多少人之上多少人之下?你的專業更強,內心修持及定力足以穿透人心,你在那個賽局中的風險自然降低,
.
過度的脫離現實的樂觀期待將降低股價下跌環境中的應變能力
.
要想打破套牢後所產生的過度希望現象的第一個反省動作,先問問自己:若從未買進此檔股票,是否願意現在就買進它?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自己可能已經犯了過度希望,不願面對事實的投資心理陷井.
公司內含價值非淨值高低,而是公司的獲利能力,尤其是未來創造現金流的能力。